病情介紹
患者,女,24歲,未婚,無性生活。
主訴:發現子宮發育異常1+月。
現病史:患者因“發現盆腔腫物6年,下腹隱痛半年”于2021年3月9日東莞市婦幼保健院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見左側附件區外觀正常,子宮右側見一大小約4*3*2cm殘角子宮,緊貼子宮,與子宮并行,右側附件區外觀正常,與殘角子宮相連,殘角子宮下方有一大小約3*2*3cm囊性包塊,穿刺抽出囊腔積液,為咖啡色液體,子宮直腸陷凹見散在異位病灶。術后考慮診斷“右側包塊”,病情穩定出院,2021年3月22日于我院就診,行經直腸、經腹腔內子宮附件彩超檢查:子宮、雙側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聲像。緊貼子宮右側壁可見一包塊回聲,呈長條形,大小約56×17×6mm,周邊可見似肌層組織樣回聲,厚約5.7mm,內可見范圍約50×14mm的無回聲區,考慮子宮副腔包塊伴積血。建議進一步診治,今日到本院就診,無下腹痛,無發熱,無胸悶氣喘,無腹瀉等不適,要求進一步治療,門診擬“先天性子宮副腔畸形”收入院,起病以來,睡眠胃納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6年前外院超聲報告:輸卵管積水,后多次在外院復查結果有時考慮卵巢腫物、輸卵管積液、雙子宮等。
月經史:月經初潮11歲,月經周期23-40天,經期7天,經量中等,無痛經,LMP:2021-4-18,白帶正常。
輔助檢查:
3月9日MRI:考慮殘角子宮
3月22日B超:子宮副腔
初步診斷:
1.右側子宮副腔?
2.右闊韌帶肌瘤?
治療經過:4月10日我院行腹腔鏡手術探查。
術后診斷:子宮副腔
術后病理報告:梭形細胞編織排列,局灶可見內膜上皮覆蓋,符合子宮副腔畸形伴平滑肌瘤形成。
發病原因
子宮副腔包塊(ACUM)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穆勒氏管的畸形。目前關于ACUM的文獻有限,目前還沒有基于人群的研究,已發表的文獻完全由病例報告和病例系列組成。ACUM的患病率尚不清楚,但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異常。
發病理論有三種:
1.先天性異常
2.異位移植理論
3.化生理論
大多數學者認為ACUM是一種先天性異常。提出的機制認為,副腔包塊可能是由圓韌帶附著水平的關鍵區域的苗勒管組織的復制引起的,可能與卵巢引帶功能障礙有關。也有報道描述了ACUM伴發泌尿生殖系統異常和胃腸道異常。
診斷標準
1、有正常的子宮(含內膜腔)、輸卵管和卵巢;
2、為孤立的副腔包塊;
3、副腔內襯附有含腺體和基質的內膜上皮;
4、外科可切除包塊并進行病理檢查;
5、腔內含有巧克力色的液體;
6、包塊沒有腺肌癥,但是在彼鄰副腔的子宮肌層或盆腔可見內異癥小病灶;
7、病史可能有痛經或不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