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滴蟲病是一種很常見的非病毒性傳播疾病,15-49歲的人群中每年有1億五千萬新發病例。在育齡期女性中陰道滴蟲病很常見,所以需要明確妊娠期感染陰道滴蟲病對產科結局的影響。2018年早產(PTD)在美國的風險為10%左右,同時也可能會并發胎兒呼吸窘迫和死亡。2017年美國新生兒低體重(LBW)的風險為8%左右,同時也可能會導致胎兒死亡。美國足月胎兒發生胎膜早破(PROM)的風險為8%左右,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風險為2-3%。
上世紀80年代的一些觀察性研究發現感染陰道滴蟲病與PTD、LBW和PROM可能相關,因此當時的指南推薦對無癥狀的孕婦也要篩查陰道滴蟲病。然而2001年一個研究發現甲硝唑治療陰道滴蟲病后會導致PTD風險升高,因此當時的指南改變為推薦只對有癥狀的孕婦篩查陰道滴蟲病。然而70-85%的感染女性都是無癥狀的,而無癥狀感染可以持續3個月以上,所以需要明確妊娠期未治療陰道滴蟲病對圍產期的不良作用。2014年,Silver等人發表了一個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發現陰道滴蟲病感染后PTD風險更高。同時也發現PPROM和SGA風險增高,但是樣本量較小。LBW和PROM的風險因為文獻異質性而無法計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報道了陰道滴蟲病和產科結局的關系。
本文的目的是進行一個更全面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研究陰道滴蟲病和產科結局的關系,包括PTD,PROM,PPROM和LBW。
結果
通過查詢MEDLINE/Pubmed、EMBASE和ClinicalTrials.gov,最終納入了19個文獻。
文獻特征
9個研究是前瞻性隊列研究,6個是病例對照研究,1個是病例隊列研究,1個是回顧性人群隊列研究,1個是隨機對照試驗的二次分析,1個是假隨機研究。研究時間在1965-2015年之間,發表在1974-2019年之間。共納入了94335個女性,樣本量在115-60296之間。4個研究使用核酸擴增實驗診斷陰道滴蟲病,其余的使用濕片法鏡檢或培養法診斷。11個研究報道了PTD,8個報道了PROM,7個報道了LBW。
研究質量
觀察性研究中10個是高質量,1個是中等質量,7個是低質量。1個隨機對照試驗是低風險。
合并結果
11個研究(n=84336)報道了PTD,合并后發現孕婦感染陰道滴蟲病后PTD的風險為1.27倍(OR 1.27;95% CI 1.08–1.50)(圖1),異質性低(Cochran’s Q P=0.24; I2=22%)。
8個研究(n=11411)報道了PROM,合并后發現孕婦感染陰道滴蟲病后PROM的風險為1.87倍(OR 1.87;95% CI 1.53–2.29)(圖2),異質性低(Cochran’s Q P = 0.28; I2=19%)。
7個研究(n=17401)報道了LBW,但是異質性很高(Cochran’s Q P<0.001;I2 = 89%),合并后發現孕婦感染陰道滴蟲病后LBW的風險為2.12倍(OR 2.12;95% CI 1.15–3.91)(圖3)。
敏感性分析發現當移除Cotch的研究后,陰道滴蟲病與PTD的關系消失(OR=1.23;95% CI 0.97–1.55)。沒有發現某一個研究會明顯影響陰道滴蟲病和PROM的關系。當移除Rostami的研究后,陰道滴蟲病與LBW的關系消失(OR= 1.91;95% CI,0.99–3.69)。沒有發現明顯的發表風險。
討論
陰道滴蟲病是一個可治愈的性傳播疾病,全球每年影響大約兩千五百萬的孕婦。盡管之前已經有研究報道了陰道滴蟲病和產科結局的關系,過去7年新發表的文獻可以更好的評估這種關系。我們更新了一個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進一步證實了Silver等人報道的陰道滴蟲病和PTD的關系,同時發現了陰道滴蟲病和PROM和LBW也存在關系。
本文納入的文獻大部分都報道了PTD,11個文獻合并結果發現陰道滴蟲病發生PTD的風險為1.27倍,發生PROM的風險為1.87倍。Silver等人的薈萃分析只發現陰道滴蟲病與PPROM相關,而且只納入了2個文獻,且沒有發現陰道滴蟲病和PROM的關系。本文共納入了8個文獻研究,發現PPROM和PROM與陰道滴蟲病都相關。
本文納入7個文獻合并后發現陰道滴蟲病與LBW也相關,但是異質性較高。Silver等人的薈萃分析由于異質性高沒有研究LBW與陰道滴蟲病的關系。但是Silver的薈萃分析發現了SGA與陰道滴蟲病存在關系。未來仍然需要更多的文獻研究此問題。
陰道滴蟲病導致異常產科結局的機制尚不明確。一個理論是感染會引起母體免疫后的炎癥狀態,包括宮頸IL-8炎性因子和陰道防御素水平升高,這些炎性因子說明了中性粒細胞處于激活狀態,從而導致PTD和PROM。宮頸IL-8可以引發宮頸成熟或擴張,更加支持了此種理論。另外一些文獻表明陰道滴蟲病的感染會蔓延至生殖道以外,可能會造成全身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增高。陰道滴蟲病導致LBW和SGA的機制也尚不明確,有人推測陰道滴蟲病可能會通過胎盤循環引起宮內感染,但是此觀點仍然需要更多研究。
研究優缺點
優點:
1)納入文獻樣本量較大;
2)陰道滴蟲病診斷方法更好,部分研究使用了核酸擴增法診斷,比濕片法鏡檢更準確。
缺點:
1)盡管已經系統檢索了文獻,依然可能遺漏了相關文獻;
2)LBW的文獻異質性較大;
3)敏感性研究發現某些研究會比較明顯的影響結果;
4)納入文獻的產科結局報道不清楚,比如很多文獻沒有說明孕周是如何計算的,而孕周與早產的界定非常相關,這就可能導致結論不一定可靠。
此外,很多研究也沒有報道其他性傳播疾病和陰道炎癥,而這些也都可能影響產科結局,因此有可能是陰道滴蟲病和其他性傳播疾病共同感染而影響產科結局。
臨床意義
本文的結果有很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指南不推薦對無癥狀的女性篩查陰道滴蟲病。盡管妊娠期甲硝唑治療陰道滴蟲病比較安全,但是一個文獻發現無癥狀陰道滴蟲病孕婦使用甲硝唑后可能會導致PTD風險增大,但是我們的結果強調了陰道滴蟲病可能對產科結局產生不良作用。
結論
陰道滴蟲病可能是導致異常產科結局如PTD、PROM和LBW的一個重要原因,未來需要更多研究確定對孕婦篩查陰道滴蟲病是否可以降低異常產科結局的發生率。